关键词: 特岗教师 2025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教师职业,表述不正确的观点是( )
A.春秋时期,私学教师逐渐成为一种行业
B.世界上最早的师范教育机构诞生于法国
C.《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提出,教师工作应被视为一种专业
D.“学在官府,以吏为师”,成为古代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
2.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课外、校外活动使“青少年迈上了科学思维的道路”。这说明课外、校外活动( )
A.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B.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C.可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D.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
3.能力有高低之分,性格有自信与自卑之差。这说明人有( )的差异。
A.心理过程 B.认知过程C.个性心理倾向性 D.个性心理特征
4.小杰上课主动回答问题受到老师的表扬,之后逐步养成积极回答问题的习惯。引起这种变化的机制是( )
A.经典性条件反射B.联结反应
C.操作性条件反射D.应激反应
5.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哪种特点( )
A.行为的典范性B.意识的自觉性
C.影响的深远性D.境界的高层次性
二、判断题
1.人的发展的阶段性启示教师要抓住学生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
2.自我教育是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的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 )
3.“高分低能现象”说明知识与能力是完全不同的,二者没有任何联系。( )
4.皮亚杰认为,十岁以前,儿童的道德判断往往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属于自律道德阶段。( )
5.新手教师备课就是把教学内容写成详细的文字教案。()
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D【解析】本题考查教师职业的发展历史。我国奴隶制社会时期,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学在官府,以吏为师”,教师都由官吏兼任,官师一体。而西方社会的教师大多由僧侣兼任。故D项说法不正确。
2.A【解析】“科学思维”体现了课外、校外活动在发展学生智力方面的作用。
3.D【解析】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题干所述能力、性格方面的差异属于个性心理特征方面的差异。
4.C【解析】本题考查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行为发生在刺激之前,行为后果影响随后的行为。题干中,学生回答问题后(行为)受到表扬(刺激),之后回答问题的次数增加。故这种机制是操作性条件反射。
5.A【解析】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行为的典范性是指教师的品德和行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行为具有榜样作用。教师职业道德的典范性是由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决定的。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是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所以题干所述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的典范性。
二、判断题
1.×【解析】本题考查人的发展的规律。人的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提出不同的发展任务,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掌握和利用人的发展的成熟机制,抓住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健康地发展。
2.√【解析】本题考查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包括师范教育、新教师的入职培训、教师的在职培训和教师的自我教育。其中,教师的自我教育就是专业化的自我建构,它是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
3.×【解析】本题考查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能力与知识、技能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能力是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前提;能力是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掌握系统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能力的增长和发挥。故题干说法错误。
4.×【解析】本题考查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认为,10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10岁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主要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也就是他律道德;10岁以后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大多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也就是自律道德。
5.×【解析】在备课时,专家型教师表现出一定的预见性。他们会在头脑中形成包括教学目标在内的课堂教学表象和心理表征,并且能预测执行计划时的情况。而新教师则认为自己不能预测计划执行时的情况,因为他们往往更多地想到自己做什么,而不知道学生将要做些什么。新手教师备课并不是把教学内容写成详细的文字教案。
2025年特岗教师官方微信客服
>微信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添加
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手机登录下载
长按识别,即可下载
微信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添加
山香官方微信客服
微信长安识别添加
获取1对 1备考指导服务
历年试题0元下载
6大学科,100套试题
学练结合,查漏补缺
测测你是否适合当老师
学历年龄分析,资格证书分析
报考地分析,历年考情分析
(c)2008-2025 招教网 ©版权所有